在全球化和經濟多元化的今天,ESG(環境、社會、治理)已成為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熱門話題。這套評估指標不僅涵蓋財務表現,還包括對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責任。特別是在台灣,隨著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越來越受重視,了解ESG的重要性和應用逐漸變得不可或缺。
ESG是什麼?

ESG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
這是一套用於評估企業或投資的綜合性指標,不僅關注財務表現,還包括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治理方面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ESG的概念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實際上,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當時聯合國全球盟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提出了這一項ESG概念。聯合國全球盟約是一個旨在鼓勵全球企業和組織採取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行為的平台,它強調了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方面在企業經營和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
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 | 社會責任 Social | 公司治理 Governance |
碳排放 能源效率 空氣、水汙染 廢棄物管理 氣候風險 生物多樣性 | 勞工標準 職場多樣性 人權 資訊安全 多元化 員工健康及安全管理 | 董事會結構 主管報酬 風險管理 供應鏈管理 物料採購 商譽 |
為什麼企業需要做ESG?
在當前氣候變遷的嚴峻現實下,ESG不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而是一種必須嚴肅對待的生存戰略。極端氣候事件,如猛烈的龍捲風、對生態和社會造成重大破壞的洪水、以及冰山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都在提醒我們:地球環境的脆弱性正迫切需要我們採取行動。

這不再是關於未來數十年的預測,而是眼前迫在眉睫的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政府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行各項氣候政策,以確保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得以實施。而在這些政策中,碳稅的概念正迅速成為全球性的議程。這項稅收政策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營運成本,尤其是那些碳排放量大的企業。
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其供應鏈管理,從原料採購到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慮如何減少碳足跡,以應對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碳稅不僅可能提高生產成本,還可能影響到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隨著全球市場對低碳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不重視碳排放的企業可能會在市場上失去優勢。
您可以通過訪問 台灣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來獲取更多關於台灣ESG計劃的資訊。
此外,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意識也在發生變化。他們越來越偏好那些能夠證明自身對環境負責、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實踐的企業。這樣的消費者行為變化,正逐步推動企業從內而外進行轉型,將ESG納入其核心商業策略中。
因此,ESG的實踐對於企業來說已不再是選項,而是一種經營必須跟上的趨勢。從風險管理到品牌建設,從符合法規到開拓市場,ESG的全方位影響正在重新定義成功企業的標準。對於台灣的企業而言,這是轉型升級、走向國際的關鍵時刻,正是採納和整合ESG原則,攜手創造一個更綠色、更公平、更可持續的未來。
六項ESG為企業帶來的好處
一.提升品牌形象與聲譽
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日,企業實施ESG對於提升品牌形象至關重要。新世代消費者傾向支持那些對環境保護表現出積極責任的品牌,將企業的綠色形象與核心價值連結。除環境保護外,企業在社會責任和內部治理上展現的持續進步也是提升品牌價值和建立消費者信任的重要因素。
二.建立顧客忠誠度
當今的消費者不僅僅在乎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他們更願意支持那些與他們價值觀相契合,並對社會作出正面貢獻的品牌。企業透過ESG實踐展現其對社會的關懷,能夠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進而願意為這些品牌支付更高的溢價。
三.提高財務績效
ESG的實施有助於改善企業整體的財務績效。透過環保措施如減少用紙、資源回收和節能改造,企業能有效減少成本和提高獲利。此外,秉持ESG原則的企業通常會更加重視法規遵循,這有助於降低違規風險,從而減少潛在的罰款和財務損失。
四.吸引投資者興趣
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企業的ESG報告是他們決定是否投資的重要因素。一份優秀的ESG報告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永續經營理念與實踐,吸引那些注重長期回報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投資者。
五.吸引並留住人才
企業的ESG實踐已成為新一代員工選擇僱主的考量之一。員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因此,展現出良好ESG實踐的企業更能吸引和保留那些有才華、有理想和有熱情的員工。
六.獲得競爭優勢並實現永續經營
將ESG原則整合進企業運營的核心,有助於企業在日益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這不僅使企業能夠識別節約成本的機會,如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資源浪費,還能通過優化運營過程來降低整體營運成本,從而實現長期的永續經營。